〔民法〕曾世雄
論民法總則的大破大立
〔財經法〕沈宗倫
專利侵權下合理權利金損害賠償法制之反省與再建構——以我國專利法第97條第1項第3款之解釋適用為中心
〔刑法〕李榮耕
刑事程序中人工智慧於風險評估上的應用
〔公法〕林欣柔
身家調查?揭露身分?——愛滋感染者接觸者追蹤之公衛權力界限與法制改革建議
〔公法〕翁逸泓
面部自動辨識監控系統與個資保護問題研究——Bridges案之啟示
〔公法〕林榮光
自願性原則作為解決宗教團體自主權與個人基本權之衝突的途徑——評歐洲人權法院Fernández Martínez v. Spain之判決
〔公法〕林依仁
開放國家及其憲法解釋
〔公法〕溫祖德
偵查機關調取歷史性行動電話基地臺位置資訊之合憲性審查——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檢視我國法制
〔財法〕黃銘傑
專利權侵害與不當得利——以最高法院106年度臺上字第2467號民事判決為具體分析對象
〔財法〕林建中
銀行分離管制之基礎理論——美國法之介紹與比較反省
〔刑法〕惲純良
從歷史發展與犯罪結構論不法意圖在背信罪中的消長——兼評特殊背信罪肥大化的立法趨勢
〔刑法〕張明偉
域外公文書之證據能力
〔民法〕林易典
論基於婚姻所生父子關係之生母否認權與行使上限制——我國民法第1063條第2項與歐陸主要規範之比較觀察
〔民法〕沈冠伶
數位化時代的裁判外紛爭處理制度——從ADR到ODR的程序保障
〔民法〕魏大喨
高齡生存配偶就婚姻住宅法定居住權研議
〔民法〕陳自強
契約解除原物返還嗣後不能
〔民法〕陳啟垂
消滅時效因於外國法院起訴而中斷──兼評最高法院105年度臺上字第1165號民事判決
〔公法〕劉晏齊
從世界潮流到世代正義──下修投票年齡與青少年政治參與
〔基法〕王泰升
台灣法學會五十載──從瓦解威權法治的「木馬」到民主法治守護者
〔民法〕呂麗慧
從婚姻法私法化論美國夫妻分居契約之有效性檢視
〔刑法〕李佳玟
刑事審判中的司法詢問員
〔公法〕林孟楠
從日本法論課予義務訴訟「依法申請」之制度內涵
〔勞社法〕焦興鎧
對國際勞工組織第190號禁絕工作領域暴力與騷擾公約之評析
〔刑法〕王士帆
第三人沒收程序──評釋最高法院108年度臺上大字第3594號裁定
〔財法〕宋皇志
大數據之競爭法議題──以限制競爭為中心
〔財法〕臧正運
論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理難題與法制策略──以我國的規範與實踐為核心
〔財法〕黃朝琮
效率市場概念於美國公司法上之應用
〔基法〕陳韻如
認真對待別居權──別居訴訟的創生與《最高法院遷臺舊檔》中之實踐(一九一二〜一九四九)
〔刑法〕溫祖德
刑事訴訟限制出境之立法論──兼評新增限制出境之規範
〔公法〕楊智傑
菸品包裝管制與言論自由、財產權限制之違憲審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與臺灣比較
〔公法〕郭戎晉
論歐盟個人資料保護立法域外效力規定暨其適用問題
〔公法〕林明鏘
立法學之概念、範疇界定及功能
〔基法〕李玉璽
《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冥判法律觀
〔民法〕鄭 臻
中國大陸任意拍賣法律關係的構成與解釋──兼論代理公開原則
〔刑法〕劉邦揚
自訴存廢的十字路口──規範目的與實證研究的考察路徑
〔公法〕陳貞如
論海上軍事活動之國際法規範
〔公法〕楊子慧
裁判憲法審查初探
〔勞社法〕吳姿慧
受僱者於「下班後」遭受性騷擾事件與適用性別工作平等法之關係──以性別工作平等法「執行職務時」之認定為核心
〔公法〕陳文政
大學自治與國家監督──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爭議之法理分析
〔公法〕陳淳文
議事阻撓與少數保障之憲法規範初探
〔財法〕朱德芳
董事忠實義務與利益衝突交易之規範──以公司法第206條為核心
〔財法〕陳俊元
我國會計師因財報不實對第三人民事責任之法律實證分析
〔民法〕王怡蘋、姜世明
訴訟外民事紛爭解決程序中公平合理原則之適用──以金融消費評議事件之運用為中心
〔民法〕吳志正
變動中之民事醫療過失判定基準
〔刑法〕林琬珊
持有概念與持有毒品罪──從最高法院104年度臺非字第199號判決談起
〔公法〕徐揮彥
自兩項人權公約之民族自決權論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之規範基礎與實踐
〔民法〕林慶郎
論法國民法上他人行為責任一般條款之適用領域與要件
〔刑法〕范耕維
現行法下GPS追蹤定位偵查行為之合法性與立法方向──比較法觀點與最高法院106年度臺上字第3788號判決之考察
〔公法〕張鑫隆
日本爭議權理論與民刑事免責──兼論我國民刑事免責規定之適用
〔財法〕張心悌
獨立董事財報不實民事責任之再思考──以主觀要件為中心
〔財法〕許炳華
商標法與言論自由之交錯:美國Matal v. Tam案之合憲性探討──再探我國商標法之「公序良俗條款」
〔勞社法〕張義德
論勞工隱私權之保障──以日本法為借鏡
〔民法〕林易典
論民法第1064條準正規範之功能──歐陸主要國家與我國民法之準正規範的比較觀察
〔刑法〕李榮耕
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18條之1第3項的證據排除規定
〔公法〕陳新民
最高法院的覺醒──由提出王光祿釋憲案所引發最高法院提出釋憲案的制度與原住民權益保障的法制問題
〔公法〕黃銘輝
走向「形式兩黨制的實質多黨制」──促進臺灣政黨政治健全運作的法制構想
〔基法〕倪貴榮、王郁霖、蔡嘉晏
食品安全治理中科學基礎與民主參與的平衡
〔民法〕周伯峰
論對「不受期待之契約」的法律上處理──以締約上過失為中心
〔刑法〕簡至鴻
日本危險駕駛致死傷罪之解釋現況與分析──以行為的危險性與因果關係的判斷為中心
〔公法〕李寧修
論國會調查權之革新與展望
〔財法〕蕭郁溏
以比較法觀點規範網路服務提供者於防制性隱私內容外流之責任與義務
〔財法〕陳龍昇
由美國法探討專利權耗盡原則於具自我繁殖特性專利物之適用
〔民法〕吳從周
從工程承攬契約的兩個實務案型再思考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要件──以【物價漲跌型】及【工期展延型】之相關判決為中心
〔刑法〕王士帆
二○一七年德國犯罪所得沒收新法──刑法基礎規定綜覽
〔財法〕賈文宇
人體生物資料庫通知基因研究「偶然發現」(incidental findings)之倫理及法律問題──兼論臺灣生物資料庫面臨之挑戰與建議
〔財法〕朱德芳
公開收購下之資訊使用與內線交易──以開發金控併金鼎證券案為例
〔民法〕魏伶娟
論藥品製造業者於不良反應事件下之民事藥品責任──以德國損害賠償法第二次修正法對藥品交易法之改革面向為考察中心
〔刑法〕林鈺雄
不法原因給付與犯罪所得沒收──初探刑法上之準不當得利
〔刑法〕謝如媛
少年修復式司法的批判性考察──從少年的最佳利益到利益衡平?
〔財法〕陳俊元
強制保險或強制揭露?我國會計師責任保險定位之再省思
〔民法〕黃松茂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之體系──給付不能概念之重生與再造
〔刑法〕陳英淙
論警察危害防止與刑事追訴的分與合
〔財法〕洪德欽
歐盟銀行單一清理機制之研究
〔財法〕劉承愚
公開發行公司員工股權激勵與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