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陳志輝 |
---|---|
職稱 | 副教授 |
學歷 |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
電子郵件 | jyhhuei@nccu.edu.tw |
聯絡電話 | 02-2939-3091轉51622 |
聯絡地址 | 綜合院館北棟16樓271622研究室 |
研究專長 | 刑事實體法 |
授課領域 | 刑法總則、刑法分則、刑法專論、刑法綜合研習、比較刑法專題研究、刑法進階與複習 |
年度 | 論文名稱 |
---|---|
2007 | 競合論之發展在實務實踐的光與影—以集合犯概念為中心, 第二屆學術與實務之對話—95/96年度刑刑事實體法裁判評釋學術研討會 |
2007 | 刑法上的有價證券概念—偽造有價證券罪研修芻議,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第十四屆刑法週—刑法分則研修研討會 |
2007 | 自然的行為單數—兼評最高法院數則相關判決, 最高法院裁判與法學理論之實踐 / 最高法院吳啟賓院長退休紀念論文集 |
2006 | 九四、九五年度刑事判決評釋—競合部分, 學術與實務之對話—刑事判決評釋研討會 |
2006 | 身分犯之實質不法內涵,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第十三屆刑法週暨第一屆東吳刑事法論壇 |
2005 | 牽連犯與連續犯廢除後之犯罪競合問題—從行為單數與行為複數談起, 新刑法修正後案件單一性和同一性問題研討會 |
2004 | 保證人身分犯—定義身分犯之正犯的實質標準, 東吳大學法律系新進教師論文發表會 |
2004 | 共謀共同正犯與共同正犯之參與行為—評最高法院92 年度台上字第2824號判決, 93年刑事類實務決議評析研討會 |
2004 | 持卡人濫用信用卡之刑事責任,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第十一屆刑法週 |
年度 | 書名 |
---|---|
2017 | 王士帆.王玉全.王效文.古承宗.李聖傑.周漾沂.吳耀宗.徐育安.連孟琦.陳志輝.陳重言.許絲捷.許澤天.惲純良.潘怡宏.蔡聖偉 譯, 德國刑法典, 978-957-511-058-1 |
2017 | 刑事法與憲法的對話-許前大法官玉秀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 論肇事逃逸罪之保護法益--兼淺論本罪之合憲審查, 元照出版公司, 586-626 |
2015 | 教學是一種志業:教學行動研究案例分析, 刑法課原來可以這樣教--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在刑法課程中的實踐, 政大出版社, 9789866475818, 243-270 |
2015 | 不作為犯的現況與難題, 刑法保證人地位法理根據之分析, 元照出版公司, 293-350 |
2012 | 犯罪實行理論, 預備犯之可罰性及其界限, 元照出版社, 9789860320633, 4-30 |
2011 | 刑事法學的新視野, 新刑法犯罪競合問題與實務因應, 元照出版社, 9789862551172, 331-389 |
2011 | 法學新論第28期, 敵人刑法概念在刑事政策上以及在釋義學上毫無成果, 元照出版社, 55-61 |
2010 | 法學新論第22期, Jakobs的敵人刑法, 元照出版社, 45-60 |
2006 | 許玉秀、陳志輝, 不移不惑獻身法與正義 : 許迺曼教授刑事法論文選輯, 春風煦日學術基金發行 : 新學林總經銷 |
年度 | 計畫名稱 | 參與人 | 職稱/擔任之工作 | 計畫期間 |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
---|---|---|---|---|---|
2014 | 共犯與身分之研究 | 科技部 | |||
2008 | 敵人刑法之研究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
2006 | 2005年新刑法競合問題之理論與實踐 | 2006.08 ~ 2007.07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
2005 | 親手犯之研究 |
年度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
2011 | 982優良數位學習課程:刑法(二)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1 | 991績優TA課程:進階刑法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0 | 982特優TA教學助教指導教師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0 | 982績優TA課程:刑法(二)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0 | 98學年度第2學期開放式課程績優課程:刑法(二)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0 |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9 | 972特優TA教學助教指導教師 | 國立政治大學 |
2009 | 972績優TA課程:刑法總則 | 國立政治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