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度學術活動

  • 2022-01-02
  • 鐘希真

[講座] 德國難民危機及其社會權保障
[講座] 年金改革與信賴保護
[研討會] 何謂「公平」?從年金改革背後的公平理念談起
[大型研討會] 106年度就業平等專題論壇
[講座] 數位化與勞動關係之變遷-法規範需求之挑戰
[研討會] 懲戒、解聘與法律爭議-徐國堯消防員釋憲聲請
[研討會] 科技發展與勞動法學術研討會
[講座] 勞社法導論課堂演講--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

德國難民危機及其社會權保障
106.3.4



年金改革與信賴保護
106.5.23



何謂「公平」?從年金改革背後的公平理念談起
106.6.2



106年度就業平等專題論壇
106.10.18


活動海報

活動議程

活動照片


數位化與勞動關係之變遷-法規範需求之挑戰
106.11.8


活動海報

活動照片

【院訊】Krause教授分享德國勞動4.0 細說數位時代勞動法

【法學院訊】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組邀請德國哥廷根大學Rüdiger Krause來台,在11月8日舉辦專題演講,演講題目為「數位化與勞動關係之變遷-法規範需求之挑戰」,本次會議由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黃程貫教授擔任主持人,黃程貫教授亦留學德國哥廷根大學,與Krause教授在德國結識。林佳和副教授擔任翻譯人,法學院孫迺翊教授、林良榮助理教授,也一同參與。

Krause教授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在於網路化、科技化的勞動世界,傳統勞動法應如何因應,Krause教授分享,數位世界與全球化已全面到來,以往勞工工作型態也將大幅改變,進入工業4.0時代。面對結構式改變,德國已提出勞動4.0(Arbeit4.0),這次Krause教授來台針對這個勞動法最前瞻的議題與現場的師生分享自身研究心得,並就工作時間法、科技勞動保護、心理性壓力之保護、受雇者之個資保護、工作地點主權、職業進修/技能資格、企業組織法、平台經濟(On-Demand-Economy, Crowdwork),幾個重要主題加以詳述。

Krause教授在演講中首先從DHL供應鍊的「視覺分揀」談起,說明數位化時代如何影響勞工工作流程。之後更集中於工作時間法的因應,從勞工的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的法律規定,包括德國法與歐盟指令,分析待命、備勤、候傳是否為工作時間,強調勞動與休息時間的去界線化將是未來勞動環境的一大特色。之後談及網路時代勞工的個人資料保護問題,正是新興的勞動法問題,企業內處理個人資料或掌控工作環境時,應有的秘密性控制與法規範。最後談及平台經濟,由網路平台或手機APP來整合工作之供需,實際上勞工將無一定之雇主,Krause教授特別說明了Uber的案子,提出核心在於Uber司機究竟是勞工或自由工作者?雖然德國並無相關訴訟,然而正是勞動法應面對的重要挑戰。

與會來賓踴躍提問,首先前勞動部長、現任政大勞工所兼任副教授潘世偉老師,提問以往以勞工身分作為勞動保護之基礎,在未來勞動世界的改變中是否將產生衝擊?Krause教授回應也許以往的勞工定義將被模糊,勞動保護需求仍然需要以另一種方式加以規範,特別舉了家內勞動者作為例子;政大法學院的林良榮助理教授亦與Krause教授分享台灣目前的勞動實務問題。經過Krause教授精彩的演講,與會的所有師生都收穫滿滿,相信德國的對於新興時代的勞動規範,會成為台灣的借鏡。


懲戒、解聘與法律爭議-徐國堯消防員釋憲聲請
106.11.18


活動海報

活動照片


科技發展與勞動法學術研討會
106.12.15


活動海報

活動議程

活動照片

【院訊】科技發展與勞動法研討會 聚焦數位時代勞動法議題

【法學院徐榕逸採訪報導】政大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與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12月15日聯合舉辦「科技發展與勞動法學術研討會」,共四場次、八篇報告,接續11月8日德國哥廷根Krause教授講授德國勞動4.0最新發展,此次研討會也聚焦台灣產業科技化後,所出現的新興服務型態產生的勞動法議題。

政大法學院王文杰院長為研討會致詞揭開序幕,第一場由政大法學院黃程貫教授主持、文化大學法律系邱駿彥教授、銘傳大學財經法律系劉士豪教授報告,邱駿彥教授講授「網路時代與僱用多樣化」,說明新時代勞動結構已非單純勞動關係所能完全解釋,搭配勞動契約、承攬契約、委任契約、派遣契約,多樣化的構成,也衝擊勞動權益的保障,如:工時、安全衛生與職災、工作規則,針對未來的勞動關係,作出精準分析;劉士豪教授更深入從平台經濟出發,以勞動市場法制觀察切入,團體協約與社會保障、個人資料保護、職業訓練等方面,應有與傳統勞動法更不同的思維。與談人政大勞工研究所成之約教授、台灣大學法律系王能君副教授,亦提出未來產業改變,許多產業將消逝,但新產業正在出現,在這樣的接續期,更應該好好思考如何面對。

接續第一場報告描繪出數位時代勞動法的樣貌,第二場由台北大學法律系郭玲惠教授主持、中正大學法律系鄭津津教授、東吳大學法律系張義德助理教授報告,鄭津津教授從勞動法制觀察,認為可能出現,大量失業、勞動彈性化、目前勞動法令之功能將大為受限,因此保障勞工職場隱私與安全衛生之法律、失業後的社會保障與職業重建更形重要;張義德助理教授則集中於勞工隱私權的保障,指出資訊化時代雇主基於其指揮監督;設施管理權,勞動監視在技術進步下,將伴隨著進一步侵入勞工更私密的領域,如生物識別系統、GPS監控,在個資法保護似乎有所不足,未來勞動法律修正上應更加關注。與談人台北大學法律系侯岳宏教授、明理法律事務所陳金泉律師,則分享相關實務判決與科技體驗(如:遊戲Pokemon Go),也特別分享訴訟實務上,對於隱私資料的爭議,如工會協商必要資料與解雇訴訟中執行業務之資訊。

第三場由全國產業總工會戴國榮秘書長主持,政大法學院林良榮助理教授、世新大學法律系李玉春副教授報告。本場次集中於通訊軟體與工作時間規制之法律問題,林良榮助理教授針對我國生活中常用的Line通訊軟體,講述相關工時認定之爭議,因通訊軟體使勞工上下班時間交界模糊,涉及勞工休息時間權益,李玉春副教授分別從日本法上雇主的工作時間管理義務及台灣2015勞動部提出的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提出台灣勞動法規本質上缺乏擬制工時之思維,最後提出勞動基準法與現代通訊軟體之調和解釋。與談人台灣大學徐婉寧副教授、理律法律事務所余天琦律師,認為工時認定牽涉極廣,但仍可從法律解釋得到解決,雇主指揮的形式並不影響勞動時間的認定,認為傳統勞動法仍依法律解釋跟上時代。

第四場由政大法學院林佳和副教授主持,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傅柏翔助理教授、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建文副教授報告。傅柏翔助理教授,從因應科技化最具經驗的美國法出發,團體協約受到本質的挑戰、On-Demand經濟模式的興起、大數據帶來的就業歧視與偏見,勞動保障在不穩定的個體或集體勞動關係下,應有些許調整;陳建文副教授,針對科技化時代勞工與雇主之模糊,回溯勞動的根本問題,分別從何謂「勞工」、「雇主」觀察分析,藉由兩者的同步觀察,在勞工保護法、集體法、契約法上相互辯證中,得到解釋,與談人中正大學周兆昱副教授、尚詰法律事務所吳俊達律師,分別提出集體法與個體法上精準的見解,為研討會畫下完美句點。

科技發展與勞動法研討會聚焦於未來勞動法問題,試圖在工業4.0逐步進入台灣產業的各角落之時代,彈性化與勞動保護乃至於勞動法制都受到挑戰,事先提醒、討論未來勞動法可能的轉向。
 


勞社法導論課堂演講--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
106.12.21


活動海報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