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許政賢 |
---|---|
職稱 | 院長 |
學歷 |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
電子郵件 | immanuel@nccu.edu.tw |
聯絡電話 | 02-2939-3091轉51571 |
聯絡地址 | 綜合院館北棟271402研究室 |
研究專長 | 比較民事法學(財產法、程序法)、比較司法制度、法學方法論、司法社會學 |
授課領域 | 民事訴訟法(一)、(二)、家事事件法、民商法案例研究、法律服務、法學方法論專題研究 |
個人簡述 |
經 歷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兼法律學系主任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助理教授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司法院民事訴訟法研究修正委員會委員 法務部民法債編研究修正小組委員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司法官訓練委員會委員 臺灣新北(板橋)地方法院法官兼庭長 司法院司法行政廳調辦事法官(兼科長) 臺灣高雄、屏東地方法院法官、候補法官 主要著作 民事法學之比較與整合(2020) 民事法學之比較與會通(2017) 民事法學與法學教育(2014) 民事法學與司法制度(2009) |
年度 | 書名 |
---|---|
2021 | Innenansicht des taiwanesischen Privatrechts, in: von Bar/Shin/Stolleis (Hrsg.), Innenansichten des deutschen und ostasiatischen Rechts, S. 239ff., Mohr Siebeck, 2021., Mohr Siebeck |
2020 | 臺灣法上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載:民法研究基金會編,民事法理論與實務的新開展:陳志雄律師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233-252頁, 2020/09 |
2020 | 財產權保障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憲法解釋─以大法官解釋宣告違憲案例為中心─,載:許政賢編,私法學之國際視野, 191-243頁, 2020/08 |
2020 | 私法學之國際視野 |
2019 | Das Spannungsverhältnis zwischen richterlicher Unabhängigkeit und einheitlicher Rechtsprechung in Taiwan: Eine vorläufige Untersuchung am Beispiel des Zivilprozessrechts, in: Wang (Hrsg.), Grundlagen und Aufgaben der Gerichtlichen Rechtspflege- Richterliche Unabhängigkeit, Sicherung der Rechtseinheit, Fortbildung des Rechts, S. 347ff., 2019. |
2017 | 汽車零件毀損之賠償與折舊─我國裁判實務之現況與省思,載:民法研究基金會編,民事法的學思歷程與革新取徑: 吳啟賓前院長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257-289頁, 2017/12 |
2017 | 大規模損害訴訟之酌定損害數額─以食品安全消費者保護團體訴訟為例,載:民法研究基金會編,民事法學新思維之再開展:劉春堂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125-146頁, 2017/11 |
2017 | Integrative Betrachtungen zur Bewältigung von Massenschadensereignissen in der Risikogesellschaft: Eine vorläufige beispielshafte Untersuchung im Bereich des Lebensmittelrechtes, 載:許政賢,民事法學之比較與會通, 343-368頁, 2017/05 |
2016 | 消費者保護團體訴訟的理想與現實─以兩岸跨境消費爭議為例,載:葉啟洲、徐婉寧編,民事法制之新典範, 121-145頁, 2016/10 |
2015 | 兩岸民事法學會通之道 |
2013 | 基於特定親屬關係之房地分離問題淺析─以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三五九號判決為例,載:民法研究基金會編,民事法之思想啟蒙與立論薪傳:孫森焱前大法官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525-548頁, 2013/11 |
2012 | 集中審理與案件管理─理論與實務的反思,載:楊淑文、姜世明、許政賢編,跨世紀兩岸民事程序法學之新視野, 113-163頁, 2012/07 |
2012 | 法官參與政治活動,載:台北律師公會編,法律倫理,增訂第二版, 97-102頁, 2012/05 |
2012 | 跨世紀兩岸民事程序法學之新視野 |
2011 | 法律在職教育的沿革與展望,載:湯德宗編,2010兩岸四地法律發展(下冊)─法學教育與法治教育, 771-842頁, 2011/09 |
2011 | 臺灣地區消費者保護之訴訟機制,載:政治大學法學院民法中心編,民事法與消費者保護, 71-100頁, 2011/05 |
年度 | 計畫名稱 | 參與人 | 職稱/擔任之工作 | 計畫期間 |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
---|---|---|---|---|---|
2020 | 判例制度廢止後裁判行為之初探─以最高法院 2019、2020年度民事判決為例 | 計畫主持人 | 2020.08 ~ 2022.07 | 科技部 | |
2019 | 釋字第771號解釋之解釋方法探微 | 計畫主持人 | 2019.08 ~ 2020.07 | 科技部 | |
2018 | 法律詮釋或事實審查之實證分析─以最高法院2011上半年度發回更審之民事判決為對象 | 計畫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
2017 | 德國、美國法院訴訟費用制度 | 計畫主持人 | 2017.03 ~ 2017.12 | 司法院 | |
2017 | 民法債務不履行、瑕疵擔保責任及請求權時效制度規範之檢討與立法建議─以現代國際契約法的發展趨勢 | 協同主持人 | 2017.01 ~ 2017.07 | 法務部 | |
2016 | 食品安全團體訴訟之整合運作機制─以2011年塑化劑事件及2013年食用油品事件為例 | 計畫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 | |
2015 | 物之損害賠償「以新換舊」問題之研究─以汽車零件折舊為例 | 計畫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科技部 | |
2015 | 中共十八大後司法改革之走向與發展─兼論對國人之影響 | 協同主持人 | 2015.07 ~ 2016.05 | 陸委會 | |
2014 | 從律師及其他法律專業人士中選任法官的原則與路徑─以德國、法國、日本、臺灣、澳門選任法官制度為中心─ | 計畫主持人 | 2014.12 ~ 2015.07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策研究室 | |
2014 | 效率與正義的衝突與融合─以房、地分離問題為中心 | 計畫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 | |
2013 | 民事裁判論證理由之研究─以最高法院2011上半年度民事判決為例 | 計畫主持人 | 2013.08 ~ 2014.07 | 科技部 | |
2012 | 我國智慧財產案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2012.03 ~ 2012.10 | 司法院 | |
2011 | 民事裁判中的結果導向方法 | 計畫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國科會 |
服務機關名稱 | 單位 | 職務 | 期間 |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學院 | 院長 | 2021.08 ~ 2022.07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學院、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 教授 | 2021.08 ~ 迄今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律學系 | 系主任 | 2017.08 ~ 2019.07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學院 | 副院長 | 2017.08 ~ 2019.07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律學系 | 教授 | 2017.02 ~ 2021.02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律學系 | 副教授 | 2013.08 ~ 2017.02 |
國立政治大學 | 法律學系 | 助理教授 | 2010.02 ~ 2013.08 |
臺灣新北(板橋)地方法院 | 法官兼庭長 | 2007.08 ~ 2009.02 | |
法官 | 2002.09 ~ 2007.08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
資深優良教師 | 國立政治大學 |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 國立政治大學 |